科学献血有讲究

     献血的好处都有哪些呢?记者了解到,对人的身体而言,科学献血可以减低血液的粘稠度,减少动脉硬化的隐患,而且使血液流速加快,大脑及其他器官血流量也随之加大,从而使供氧量加大。同时献血可减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。此外献血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。最后献血会使人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,更加健康、长寿。
  由此看来,科学献血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。那么,该如何科学献血呢?某流动献血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要科学献血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,分别为献血前、献血中及献血后。
  献血前:饮食清淡要睡好
  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,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、鱼、蛋、牛奶、豆制品及油腻食物,要以清淡饮食为主,防止血液浑浊,影响血液质量;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,献血前也不要空腹,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出汗等反应;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、发烧、咳嗽等症状应暂缓献血。
  献血时:身心放松别害怕
  在献血中,应保持心情愉快及献血的荣誉感,不要害怕,保持放松状态;应将肘部血管暴露比较好的手臂放好,被采血的手臂放置位置尽量与心脏呈一水平线,以保持血流通畅;多和采血的护士交流,缓解紧张情绪。
  献血后:增加营养别喝酒
  采血结束后,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稍做休息,不要急起,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。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,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;献血后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,洗澡时要注意不要让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,以防感染;在献血后的1-2日内,注意保证睡眠,增加饮水量,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;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,应与采血单位及时取得联系,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;献血后,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,吃些瘦肉、鸡蛋、豆制品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,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,但切忌暴饮暴食,亦不要饮酒。
关注血站官网
关注微信公众号